關于印發《2022年全市建筑業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2年全市建筑業工作要點
2022年,全市建筑業發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對標“鍛造硬核力量、唱好‘雙城記’、建好示范區、當好模范生、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要求,踐行數字化改革理念、構建質量安全新格局,持續深化“七張問題清單”,推動行業整體智治,實現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推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一)推動建筑業提質增效。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浙江建筑業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和相關政策措施,研究制訂進一步推動建筑業持續轉型升級的政策舉措,精準幫扶建筑企業做優做強。全年省內建筑業總產值力爭完成2980億元,同比增長15%,建筑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保持5%以上。
(二)推動建造方式轉型。優化裝配式產業布局,深化鋼結構住宅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成熟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完善裝配式建筑新技術、新工藝論證管理辦法,加快推進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全過程中的應用,實現設計階段全面應用BIM技術。制訂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實施意見》,政府投資項目原則上應當在初步設計審批完成后進行工程總承包項目發包。全面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支持專項咨詢企業向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轉型。
(三)深化數字化賦能增效。完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建筑工業化監管平臺應用,建立全過程質量追溯制度。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年底前實現“浙里建”重大應用在建項目全覆蓋,構建住宅全裝修質量“陽光驗收”數字化應用場景,完善視頻監控等物聯網管理平臺,建立“非接觸式”線上監督檢查機制,通過數字化改革推動監管制度、體系和架構的重塑。建立包括實名信息管理、薪資權益保障、用工市場保障、職業技能培訓、大師工作室等功能模塊的一體化平臺,推動“建筑工人保障在線”應用全域貫通。
(四)培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建筑業現代化產業分院,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機制,推動江北區建筑勞務產業園成為省級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完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培育標準體系,啟動裝配式建筑技術工人職業培訓考核工作,研究裝配式建筑現場工種配備標準,開展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鑒定。
二、提升行業治理水平
(一)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信用管理手段與業務深度融合,推動信用信息大數據應用分析,完善信用平臺數據庫建設,加強與各類數字業務系統的共享對接。實施從業人員和關鍵崗位管理人員信用記錄,推動人員到崗履職、執業行為與個人信用檔案關聯。制訂《寧波市建筑市場主體專項信用評價工作程序》,落實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和信用管理通報制度。
(二)全面加強實名制管理。完善人員實名制管理數據基礎,將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后勤人員、流動人員納入實名制管理范疇。進一步加強實名制管理數據歸集、數據應用等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實名制管理工作在工人權益保障、疫情防控、根治欠薪、市場行為監管、信用體系建設等領域的應用支撐。
(三)持續優化助企服務。出臺建筑業專項扶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支持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導企業申請施工綜合資質,提高工程總承包競爭力。在我市國有(政府)投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本級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展施工過程結算工作,破解“結算難”問題,切實幫助企業減負紓困。
(四)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健全市場主體名單制管理,強化進甬建筑企業管理,依托信息化系統實施有針對性的專業分包、勞務分包監管,規范發包、承包和分包行為。建立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聯動機制,協同治理發包承包違法行為。加大行業亂象整治力度,健全完善長效常治的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機制。
(五)創新工程造價管理。推進寧波市數字造價平臺升級,完善工程造價計價依據動態管理體系和要素價格信息發布機制,統一要素價格信息價發布編碼規則。修訂完善造價咨詢行業執業操作規程、質量控制流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六)堅持行業黨建引領。持續深化“六有一好”紅色工地創建,培育20個以上市級優秀示范項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拓展“紅色調解驛站”品牌效應,深入開展“百人百項百億”紅色調解專項活動。完善《寧波市建設系統應急救援分隊管理辦法》,建立應急隊伍備勤、訓練、培訓等工作機制。
三、安全生產固本提質
(一)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探索企業、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分級評定和信用評價聯動機制。修訂《寧波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管理優良工地管理辦法》,強化“評平結合”,引導全過程、全方位標準化。大力推進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定型化、工具化,適時全面推廣盤扣式腳手架、支模架體系。
(二)鞏固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全力開展“除險保安”專項行動,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和較大社會負面影響事故發生。深化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體系,實施建筑工程“甬建安”保險(安責險),補強監督資源緊缺和監管能力欠缺短板,健全跨部門聯合應急處置和系統性問題多部門協同治理機制。
(三)保障大型施工機械使用安全。鞏固建筑起重機械安全專項治理成效,以“人防+技防”實現“設備、人員、行為”全面安全。推進建筑起重機械唯一身份標識及一體化管理,強化樁工機械安全監管,“廠場聯動”實現設備進場到出場全過程安全。
(四)加強危大工程安全治理。健全危大工程問題及時發現有效解決閉環機制,通過數字信息技術提升危大工程安全水平。開展深基坑塌陷和道路開裂、沉降治理,提高深基坑安全設防標準。開展專家論證成果后評估,規范論證行為,提升論證質量。
(五)加大安全文明執法力度。深化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強化安全管理人員到崗履職,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以“一帶一帽”推進高處墜落、重物打擊痼疾治理,以“迎亞運”為契機,大力推進建筑工地環境整治提升。
四、工程質量持續提升
(一)強化質量責任落實。突出建設單位質量首要責任,推行住宅工程質量與房屋預售聯動管理。夯實施工單位質量主體責任和監理單位監督責任,強化項目管理人員到崗履職,推動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三項制度全覆蓋。落實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制度,推進工程質量評價工作。
(二)開展工程質量專項治理。落實建筑工程質量形勢分析報告制度,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工程質量管理的若干措施》,開展外墻外窗滲漏、外墻外保溫脫落、預拌混凝土質量等專項治理。修訂檢測信用評價辦法,規范地基基礎檢測活動,嚴厲打擊檢測機構違規行為。
(三)完善工程質量保障機制。加強市區聯動體系建設,推行“非接觸式”執法檢查,加大處罰力度。修訂完善房屋建筑工程建設單位信用評價辦法,強化結果應用。推行質量信息公示制度,探索推進工程質量保險和質量評價。加強工程質量投訴處理,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四)推動優質工程示范引領。全面推進施工現場樣板引路,提升現場管理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開展建筑工程創優奪杯活動,實現創縣級以上優質工程項目數量占本年度竣工項目數量比例10%以上,引領工程品質提升。
(五)提升消防審驗水平。認真履行消防設計審查驗收主責主業,強化消防審驗隊伍建設,加強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指導與管理。落實《寧波市建筑工程消防驗收操作技術指南》,強化政策配套,優化建設工程消防審驗工作制度。